《泸州日报》关注:努力绘就人人出彩的教育体育画卷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。前不久,全市教育和体育系统“奋力冲刺四季度 打好全年收官战”民生实事新闻集中采访暨省市媒体看泸州教育体育区县行活动举行。通过几天的实地走访,记者看到一些可喜的现象:乡镇幼儿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,乡镇学校环境更加优化,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……
纳溪中学在翻新的运动场上体育课。 本报记者 刘墨 摄
“教育优质均衡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,抓住了教育公平,就抓住了教育现代化的‘牛鼻子’。”市委教育工委书记,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著说,近年来,我市不断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,促进区域、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,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。
古蔺县第四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上课。 本报记者 刘墨 摄
□ 本报记者 刘墨
A、项目推进,教育服务供给提档升级
走进叙永县锦华幼儿园,整体装修以海洋风为主,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色调,营造出宁静而广阔的海洋般的氛围。“幼儿园沉浸式全息互动投影室有上百种全息绘本、光影互动课件、高清视频素材展示以及互动游戏,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和手势,与虚拟元素进行互动,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,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,让他们在知识探索方面取得更大进步。
叙永县教育和体育局在民生实事方面采取多项重要举措,努力提高教育质量,改善教育环境,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。2024年,叙永县总投资1800万元,新建公办西城幼儿园锦华园和南城幼儿园南门园,新增24个教学班、720个学位。目前,两所幼儿园已竣工投入使用,县城内学前教育学位紧张的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。
合江县榕山中学附属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,教学设施设备已按流程完成采购并安装到位,预计明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。合江县榕山中学校长赵小兵说:“幼儿园能提供270个学位,方便附近工业园区职工及居民子女就近入学。”
在龙马潭区玉带河幼儿园江湾分园,已有4个班共114名幼儿就读。“幼儿园规划15个教学班、500个学位,以‘以动育人 匠心琢玉’为办园宗旨,让身体运动起来、让课程律动起来、让思维灵动起来、让家园互动起来,希望玉带河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块独一无二的‘美玉’。”玉带河幼儿园副园长周玲说。
2024年,叙永县分别投入1500万元和3851万元,建设了叙永一中多功能教学用房、叙永三中图书综合楼。
“随着自导式高效课堂建设的需要,我们于2024年9月动工新建多功能教学用房,预计2025年3月投入使用,建成后将容纳610人,满足现有教学需求。”叙永一中党委副书记肖应洪说。
在叙永三中图书综合楼建设现场,工人们正进行收尾工作。“该项目建成后,可满足4500名学生的图书阅览、艺术、国学、书法等教学需求,以及龙凤镇3万余名居民的图书阅览需求。”叙永三中校长李莲卉介绍。
“关注天气变化,注意添减衣物,防感冒。”走到合江中学中南校区学生宿舍外,就能看到黑板报上的温馨提示。进入宿舍,只见升级后的上下床设计合理、方便,处处干净、整洁,让人感到更加温馨。“这是学校今年升级改造后的学生宿舍,除了更换学生床外,还进行了内墙粉刷、门窗更换、厕所防水处理以及老化电路处理等。”合江中学副校长蔡继平说。
“近年来,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,我们积极引进社会资金,打造恒温游泳池,计划开设游泳等水上项目,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;开设羽毛球课程,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。同时,积极提升书法、绘画等艺术特色项目的建设水平。”合江县榕山中学校长赵小兵介绍,学校的办学定位以“重德博学,健体创新”为主,立足艺体教育,走出艺术特色发展的兴校之路,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突破发展。
为解决县城小学生中午就餐难题,2024年合江县投入130万元,将原县教育局招待所、合江中学学生食堂维修改造成合江县符阳小学师生食堂。该食堂已于2024年10月投入使用,彻底解决了该校师生无法在校午餐的难题。
在龙马高中附属学校项目建设现场,运输物料的货车来来往往。“该项目力争2025年秋期建成投用,实现开班上课。”龙马高中附属学校项目筹备组组长许璐说,该项目建成后,可设置教学班36个,提供学位1620个,将进一步满足周边企业、居民子女入学需求。项目还将完成该教育地块最后一块拼图,与福门街幼儿园、龙马高中形成从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到高中阶段全学段教育供应链条。
泸县二中城东初级中学校项目预计2025年5月完工,9月投入使用。泸县二中城东初级中学校党支部书记、校长陈明强介绍,学校42个班可容纳2100名学生,与泸县二中初中部同步,师资队伍与泸县二中轮岗交流,着力打造区域一流高品质学校。
“江南科技园教育组团、龙马高中附属学校、泸县二中城东初级中学校等一批新建学校将于2025年建成投用。我们还将加快推进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城西校区、龙马潭区高铁新城学校等项目建设,持续优化学校布局结构,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。”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面对城镇化发展趋势,我市根据人口流动和生源变化,按照“一就近四集中”原则,抢抓国家实施“全面改薄”“薄改与能力提升”等机遇,优化调整学校布局,不断改善办学条件,加快重塑城乡基础教育空间版图,实现学校布局由“行政区”向“经济区”转变。近5年,全市新建(改扩建)学校100余所,新增学位5万余个,学校集约化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升,城镇入学难、乡镇寄宿难得到缓解。
B、城乡融合,教育质量持续扩优提高
近日,走进古蔺县太平镇中心幼儿园,记者在门口就听见小朋友们玩耍嬉闹的声音。原来,小朋友们正在野战营、小剧场参加活动。“太平镇中心幼儿园是县A级幼儿园,我们精心设计和打造了野战营、红军小剧场、红心向党博物馆三大特色区角,创设了红色绘本馆、太平古镇老街等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;构建了“五红”特色课程:讲红色故事、唱红色歌曲、玩红色游戏、绘红色作品、演红色话剧,实现了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优质公办幼儿园的目标。”古蔺县太平镇中心小学校长赵均介绍。
在古蔺县第四幼儿园教学楼前,一个孩子身着“交警”制服,站在划定的区域内,向“车辆”和“行人”不断比画着交通指挥手势。“幼儿园以‘慧玩’为特色,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。”古蔺县第四幼儿园园长余一说,幼儿园不仅注重自身发展,作为辖区内幼儿园的“领头羊”,还针对乡镇幼儿园活动形式单一、游戏质量不高等问题,组织共同体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课程建设探究,成功推出了“萌乐游戏”课程。
据了解,古蔺县现有幼儿园122所,其中公办46所、民办76所,共创建县A级幼儿园4所、B级幼儿园10所、C级幼儿园31所。5年来,全县投入资金近3亿元,新改扩建幼儿园27所,所有乡镇均有1所及以上公办幼儿园。
“快来看、快来看,这个小苗有15厘米长啦。”在泸县二中附属幼儿园内,小朋友们正在观察苗圃里的菜苗,并认真记录菜苗生长的过程。泸县二中附属幼儿园园长刘玉梅介绍,幼儿园在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的原则下,让幼儿在玩中习品,乐中立格,努力培养自理、自强、自主、自信、自律的新时代幼儿。
我市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,开展“萌娃赞家乡”“萌娃乐运动”等系列活动,创新打造泸州“萌娃”学前教育品牌,现创成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17所。
C、内涵提升,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
由原石洞镇中心学校中学部搬迁新建的龙马潭区尹吉甫学校,在2019年投用,是一所高规格、高标准、高配置的寄宿制公办初中学校。学校现有31个班共1500多名学生。
“学校校园文化的打造,着眼考虑文化的传承性和熏陶性,以尹吉甫这位历史名人的精神为核心,结合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方向,因校制宜,确定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。同时,充分发挥文化的浸润功能、凝聚功能和导向功能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。”尹吉甫学校党支部书记陈莉说。
泸县二外梁才学校(原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)前身是国家级示范高中泸县二中的初中部,是泸县二中教育集团成员学校。“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成人负责,为学生成才奠基,为学生幸福人生导航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,成为社会的栋梁。”泸县二外梁才学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王乾平说。
创办于1955年的泸县城北小学,以“博文达礼、约礼成德”为校训,确立了以“礼”为主题的办学特色,学生在系列“博文达才、约礼成德”教育活动中提升人文素养。开放的图书室、微机室、体育器材室、棋园,拓宽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空间;丰富多彩的乡村少年宫活动,促进了学生们的快乐成长。
将数字与可爱元素巧妙融合形成的一幅幅生动的作品、创意无限的各式尺子、集应用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精美年历……忠山学校举行的“数学节”活动成果在校园里进行了展示。“学校紧握美育工作这一关键抓手,精心规划课程建设,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把学生们培养成为健康主动、自信阳光的时代新人。”忠山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唐敏说。
2024年4月,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,以及加快茜草半岛的全方位发展,泸州高中附属茜草学校应运而生,是一所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品质的公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。
“学校以‘培根’文化为引领,将文化根植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各方面,践行‘培根’教育,从身体与心理、兴趣与习惯、思维与方法、能力与素养等方面,构建支撑孩子一生生活的教育架构,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好根基。” 泸州高中附属茜草学校副校长曹霞说。
近年来,我市坚持教育优先战略,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,不断增加公办学校数量,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,走出一条以人为本、突出内涵、特色多样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。我市现有教育集团16个、学区38个、教育共同体6个,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8所,认定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等9所普通高中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,优质教育资源辐射595所中小学校、惠及58万余名学生。
D、优化场馆,共享场地免开低开惠民生
近日,在纳溪区河西全民健身中心运动场,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三五班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。“学校占地面积有限,近10年,一直与社会共用全民健身中心运动场。今年,纳溪区教育和体育局投资完成了健身中心的升级改造,学生们的运动场地也因此得到改善。”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黄迁燕说。
老城区学校占地面积小,学生体育和运动场地紧张是大多数城区学校的通病。为此,纳溪区教育和体育局积极作为,2023年以来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,对河西全民健身中心进行翻新,对泸天化企业老厂区遗留下的体育场和游泳馆进行升级改造,交予毗邻的纳溪中学泸天化校区与社会共用。
纳溪区教育和体育局体育股负责人介绍,两个运动场馆都是学校和社会共用,工作日上午10点前、下午6点至晚上9点以及节假日主要供市民健身用,上午10点至下午6点供学校使用。
“今年9月,游泳馆交付投用,学校成为纳溪区第一所有游泳池的公办学校,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课程。”纳溪中学副校长张毅说。学校制定了“游泳进课堂”体育教育方案,扩充了专业游泳教练、安全员队伍,在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的前提下,实现了游泳教育的全员覆盖。“游泳既是体育项目,又是求生技能,我们将其与防溺水安全教育相结合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未来,学校还将进一步健全游泳课程体系,强化体教融合,培养专业化、高水平的游泳健儿。”张毅说。
在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羽乒馆内,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的人不少。“我每天早上6点出门,坐公交车到馆里打球。这里环境好、球桌好。”正在打球的市民陈莉说。
“公园羽乒馆内建有羽毛球场地18片,乒乓球台27张。每日开放时段为8∶00至22∶00,日均接待游客500人次以上。除节假日外,每日8∶00至10∶00为免费时段。”泸州市体育场馆中心副主任许霞说,公园羽乒馆以其丰富的场地资源、较长的开放时段以及合理的收费标准,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运动健身需求,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参与到羽毛球和乒乓球运动中来,在提升市民身体素质、丰富业余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lzby.lzep.cn/lzrb/202501/24/content_227588.html
温馨提示
如已完成请点击”已登录“